技術是根,服務是本。整天喊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。什么是初心?技術才是按摩師們的初心!做好技術,也是門店管理的重中之重。我們要不想走旁門左道,就必須把自己的專業做好。
很多人一直想把自己的點鐘量做上去,想了各種辦法。但我要說明一點,假如你的技術根基不牢靠,想保持一直優秀是不太可能的!
休閑性店鋪、休閑保健型、保健型、保健治療型、治療型。我們要搞清楚自己門店的定位,而且定位越靠后對顧客和技師的認知要求越高。
要認識到,這是養生行業朝專業化演變的一種趨勢。之前遇到很多技師連足三里的位置和作用都說不清楚!足三里在脛骨下一橫指,外膝眼下四指。
點上去沉淀10秒以上,那種酸麻感可以沿胃經傳遞到腳踝或第二腳趾。很多技師點了好幾年的陽陵泉,以為那是足三里!
我們的技師越專業,我們的顧客也就越忠誠!可悲的是,很多店鋪的同志們連這些基本專業常識都沒有,你說他怎么去高品質的服務顧客?
當店鋪的技師們擅長的不是專業保健知識的溝通,而是怎么去討好顧客、秋波媚眼、拉閑篇、侃大山,那門店的經營也基本快玩完了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的顧客會對咱們的技師和門店有尊重嗎?
有很多技師朋友自己都不相信足療、按摩可以緩解甚至治愈疾病,其實這就是本身專業度的問題。假如我們的技師都不相信,顧客會認同嗎?
當然,現在店鋪越開越多,大部分的顧客已經都心里清楚:足療按摩是一種保健手段。在這方面的顧客認知上,我們也不用下太大功夫。
關鍵是我們得明白,當顧客真心實意把自己的健康交到你手上時,我們才算真正抓住了顧客,真正獲得了顧客的尊重!
大家要建造一個有愛的集體,讓行業的員工甚至是顧客體會到家的溫暖。但更重要的一點是,我們自己要強大,要有實力,有幫人解除病癥和痛苦的技術能力,這才是我們行業自信的根本。
當顧客覺得服務本身沒有效果、或員工技術不夠專業時,就很難把“健康消費”放心上,導致最后你的推銷都是失敗的。
足浴店鋪顧客的每一次續費充值絕不僅僅是對技師個人的認同,更是對店鋪的認同和支持。放眼這十年行業變化,崇尚技術的企業員工流動頻率相對較低。為什么?
不就是有技術做支撐,做主心骨嗎?我覺得以技術為根的這種價值觀,一直都是行業文明的有力支撐,對企業也是一樣的。
對于具體的技術要領,如點法有什么要求、搓法要達到什么熱度、穴位點準以后的酸麻脹痛應該傳遞到哪里、反射區的適應癥、基癥關的配區、陰陽子午的關聯、養生理論講解等等,這些都是我們專業技師應該去學習和掌握的
在服務中要會找到顧客的興趣點進行講解。人都是自私的,顧客最關注的當然是自己的身體狀況。也許你懂的很多,但最應該告訴顧客的是健康知識。
向顧客解釋足底顆粒形成的原因,以及相對應的器官失衡狀態會在身體上產生怎樣的癥狀。面對顧客的身體狀況,告訴他病癥形成的原因、保健的方法、食療的方法(不會的可以去查百度),時間一長你便會自己總結出方法。
其實,沒誰天生會記這些東西,都是一點點摸索出來的。要會配區按摩。就像吃藥一樣,要對癥下藥而不是一通亂按。配區原則:基本反射區、癥狀反射區、關聯反射區。
重點反射區至少50遍以上,邊做邊講解。在掌握基本的技能操作后,還要設計出自己的手法特色。新年不穿舊年鞋,技術得要有區別。以前遇到過一個技師,隔段時間都會通過書本和網絡的學習總結,做一些特色手法給顧客。
頭部加個刮痧、滾揉,后背做個復位整脊,足底加上砭石熱灸。有些人會說了:我們公司要求統一手法,不能和別人有區別啊。好吧,經常關注大腳丫的文章,靈活運用你總會吧。
其實,據調查,養生館的手法流程能做到80%的統一,就算很不錯了。當我們熟練了自己的體系以后,自然能延伸出其他的手法來。
店里還是有不少技師,每上一個鐘都會流汗。每次從房間出來額頭、后背濕一大片,一月下來發現人家的點鐘很高。這就是吃苦精神。
有時候,你覺得顧客睡著了,其實你一松手他就醒了。你服務是否用心,他絕對知道。所以說親愛的朋友們,做技術就是一件非常用心的事,而作為一名行業的布道者、肩負著為行業正名的重任,我們更該如此??!